亏损严重 纷纷倒闭:马来西亚酒店业难过“疫情关”
9月1日报道 马来西亚《星报》网站报道称,纵观全球范围内遭疫情冲击的众多行业,酒店业堪称受灾最严重的领域之一,有多少企业最终能幸存下来还有待观察。
报道介绍,马来西亚知名酒店集团宴宾雅(Impiana)在本土和海外一共有8座酒店和度假村,因受疫情影响入住率锐减,该集团今年第1季度营收从去年的289万林吉特(1林吉特约合0.24美元,下同)降至106万林吉特,跌幅超过63%。净亏损则从同期的221万林吉特扩大至322万林吉特。
马来西亚另一知名酒店企业地标控股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,去年其在马来西亚、印尼开设的度假村和休闲健康设施就被迫关闭,今年第1季度营收更是同比骤降92%,从一年前的2580万林吉特锐减至195万林吉特。由于大力削减运营成本,并获得一笔数目可观的火灾保险赔偿金,该集团今年第2季度的净亏损才从1230万林吉特收窄至23.7万林吉特。
报道指出,令酒店业雪上加霜的是,由于变异病毒导致第3波疫情流行,马来西亚不知何时才能解除旅行禁令,许多难以为继的酒店只好上市变卖。有数据显示,截至7月下旬,该国待售酒店挂牌量增长40%,而酒店物业价格却降低了35%。不少有兴趣的本土和外国买家正在吉隆坡、槟城、兰卡威等城市寻找合适“抄底”的酒店。
需要说明的是,在马来西亚旅游、艺术和文化部注册的酒店约4500家,其中大多数体量较小。据马来西亚酒店协会(MAH)介绍,该国的五星级和四星级酒店分别只有140家和220家。
此外,该协会对320家较大规模酒店的调查显示,截至今年6月已有91家酒店暂停营业,2家永久关闭,占比29%。其余227家酒店虽然还继续开业,但有至少50家居然是靠充当“隔离中心”维持运营。得益于马来西亚的入境隔离政策,这些酒店可以保证相对稳定的客流和收入(收取隔离住宿费用)。
面对并不乐观的市场前景,不少马来西亚酒店也在千方百计展开“自救”,包括降低运营成本、整合内部资源和推出特色服务等。例如,吉隆坡艾美五星级酒店就启动了外卖业务,7公里范围内免费送餐上门,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风味正宗的印度、中国、中东和欧洲美食。
马来西亚政府也在想办法帮助酒店业渡过难关。2020年3月以来,前者已3次宣布银行借贷延期还款,以此减轻酒店债务负担,让其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。但不可忽视的是,许多马来西亚酒店的运营成本还在加大,包括租金、水电费、员工薪资和各项税费。
“无论是否有顾客入住,酒店餐厅都需要储备一定的新鲜食品(放置在冰箱和冷柜中),并因此产生电力消耗,”拥有20多年酒店管理经验的华美达集团CEO纳利希·穆罕说,水电费占到酒店日常运维成本的很大一部分,虽然政府自6月推出持续半年的水电费9折的惠商措施,但也只是杯水车薪。
他表示,自己与大多数同行一样,都将旗下酒店能否起死回生寄望于一件事上,那就是“尽快解除本土和国际旅行禁令”。然而,考虑到疫情仍在全球肆虐、变异病毒传播力增强,实施旅行禁令被各国视为打赢这场特殊战斗需要付出的必要成本。
包括纳利希·穆罕在内,众多的马来西亚酒店经营者还希望加快推进疫苗接种,早日实现群体免疫。“我们正在蹒跚前行,但如果情况未得到改善,我们可能会被迫放弃战斗,”对于他的说法,MAH相关人士表示赞同。
穆罕还指出,马来西亚的酒店业“迫切需要(制定出)富有前瞻性的蓝图,该行业不能再盲目地走向未来,”他强调,就算熬过这段艰苦阶段,等到酒店重新开放时,由于新增额外的维护、清洁和人力开支,预计运营成本还会进一步飙升。他甚至不无悲观地预测,明年将有更多酒店被低价并购,而且由于濒临倒闭的酒店越来越多,“届时,这一领域肯定会成为买方市场。”